梅屿乡大岙底村位于群山环绕间,一条大溪贯穿全村,靠挖白茅根发家致富的温兴榜就住在这个村。
近十年来,该村村民在温兴榜的带动下,大家都挖上了白茅根,不仅白茅根能换钱,而且茅草挖掉的山地还“开荒”出来种其他植物。
每人每天能挖50公斤
温兴榜从1998年开始挖白茅根,之前他是开小店的。有一天他坐在家门口,远处骑来一辆三轮车,下来两个人,问温兴榜有没兴趣挖白茅根(就是茅草根),可以赚钱的。
茅草根?换钱?村民们都知道茅草下面的根可以“凉血”,家里有人咳嗽,就会上山挖一些,洗干净煮茶喝,但没想到还可换钱。后来他得知,原来这两人是立品康饮料公司的,白茅根是他们公司一款饮料的原料。
“茅草根满山都是,挖就挖吧。”温兴榜答应下来了。其实这家公司之前也找过别人挖,但是有些茅草根不新鲜,有些量不够多,公司不满意,只好另觅他人。
温兴榜把事情接下来后,就开始去找之前挖过白茅根的村民,把他们集中起来挖白茅根。一开始,这支队伍只有十几个人,他们白天挖,晚上回来洗干净,然后由温兴榜连夜送到公司,保证了原材料的新鲜。据温兴榜介绍,那时公司收购白茅根的价格是每公斤3元(现在每公斤4元),他们每人每天能挖50来公斤,也就是一百多元钱。
挖“根”队伍最多100人
一开始,很多人对这件事情不屑,不相信茅草的根还能换钱。但没过多久,大家就发现温兴榜真的赚钱了。于是,大家纷纷要求加入,连邻村的人也慕名赶来。现在这支队伍最忙最热闹的时候,达到100多人。
温兴榜说,年终年初的这段时间最忙。天微亮,他就要准备饭菜,然后带着镰刀、锄头、草绳和饭菜上山。不是有茅草的地方就有茅草根,挖白茅根也需要经验,茅草太老了,根已经烂掉,太嫩了,根又不够粗;挖过的地方需要一两年才能重新长出,不能再挖,所以他要翻山越岭地去寻找白茅根,有时候会一直找到陶山。
“一年大概有3万元收入吧。”温兴榜说,他女儿今年19岁,正在上大学,“我就是用挖白茅根的钱供她上学的。”另外,不忙的时候,温兴榜在家附近挖过白茅根的山地上撒上柴灰,种上西瓜和茄子等。西瓜熟了,温兴榜拿它卖钱,也是一笔收入,他笑憨憨地说:“这个收入不多的,补贴一些家用。” |